一直以來,傳統的電力資產管理方式一般依賴于非自動化,以紙張文件為基礎的系統來記錄、追蹤管理;少數用到條形碼實現資產的識別與管理;但效率都極其低下,隨著資產數量的增加,極大地加重了管理人員的負擔,同時也增加了資產管理的難度,常常造成數據不及時,出錯率高等問題。往往導致庫存管理混亂,出入庫數據出錯。若長時間無法解決,將給企業帶來極大的成本問題。
利用RFID自動識別技術,實現數據采集的自動化和無紙化;提高設備巡檢系統的完備性和有效性;采用先進的技術對存儲數據進行充分的利用以及數據和應用結果的方便、高效的查詢,成為了有效的解決方法。
實現目標
采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管理電力資產的主要的實現目標是:
1、及時、可靠的定位資產的位置
2、非接觸自動識別電力屬性信息
3、降低電力資產的庫存成本,提高庫存利用率和審計頻率
4、采用自動化/半自動化的識別方式,提高盤點的準確性和操作效率
5、實現電力資產數據的網絡實時共享和管理,根據需要完成報表輸出
6、建立一個統一的電力資產信息平臺,提高資產監管的水平
主要功能
電力資源系統包括資產(設備)管理、檢測管理、工單(作業卡)、項目管理、計劃管理、管理分析、移動作業、地理信息、兩票管理、停電管理等多方面、多層次的業務和信息,是一個貫穿設備生命周期的綜合管理系統。
功能結構如下:
資產(設備)管理
資產(設備)管理分別從位置、設備、系統、網絡邏輯等不同角度,將設備與備件組成相互聯系的有機體,并與設備的采購、技術規范、維護、檢測等資料相關聯,跟蹤設備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的缺陷、維修以及變更等詳細信息和價值變化,實現設備的動態管理。
系統優勢
1、全面管理資產生命周期,各個環節嚴格把關
資產管理流程包括資產新增入庫、資產卡片、資產調撥、資產出租出借、資產運行、資產保養、資產維修、資產報廢、捐贈和調撥等,通過對流程的規范控制,使資產信息化管理體系更加制度化、流程化。
2、及時預警,全面監控
建立并完善了有效的在線預警系統,防范風險,對資產使用及變動信息進行全程監控管理,全程把握資產動態,防范資產流失。
3、個性化定義
根據企業實際業務需求,改變業務變動類型、資產類型、機構、部門、角色自定義工作審批流,適應企業多維度管理資產業務的需要。
4、采用先進的RFID技術,數據統計專業、準確
采用先進的RFID技術對資產從購置、領用、轉移、盤點、清理到報廢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準確統計,突破以往手工統計的繁重,節約人力物力,縮短清查時間,保證了資產管理工作的準確快速。
5、管理到崗、責任到人,權責更加明確化
資產管理具有信息量大,涉及崗位、人員眾多的特點,通過對資產信息的收集、監控,實現資產與使用單位、部門、人員的同步管理,真正實現“分級管理、責任到人”。
6、支持多組織體系,集中管理
實現資產集中管理,資產主管部門能夠及時、充分地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機構的資產存量、分布及資產運營情況,日常系統維護只需在主管部門服務器上進行就可以了。